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市長黃奇帆昨日在駐地與中外記者見面并接受提問。他對當前唱紅歌、重慶衛視停播商業廣告等諸多當前重慶熱點話題一一進行回應和說明,他說,中國不同時代的紅歌跟莎士比亞的作品一樣,都是人類文化的優秀傳承.
談停播商業廣告:政府補重慶衛視1.5億
對于外界關注的重慶衛視停播商業廣告一事,黃奇帆說,這一舉措是重慶市委的決策,市委常委會和市政府都愿意做個嘗試。
他介紹,此前的重慶衛視每天播放商業廣告5個小時,播放電視劇5個小時,再除去每個人睡覺的七八個小時,真正有效的時間并不多。
黃奇帆說,公益電視臺在國際上是有慣例的,比如美國的一些電視臺、日本的NHK、英國的BBC,24小時里沒有一個廣告。“如果資本主義國家,唯利是圖的一個體系,都可以在市場化的媒體之外保持一個不做任何廣告的電視臺,我們為什么做不到?”
黃奇帆認為,重慶衛視停播商業廣告是回歸了社會管理的本源,“現在一切地方都滲透了廣告,調整一下有合理性。”
據悉,重慶衛視去年廣告收入為3億元。黃奇帆說,停播商業廣告后,重慶廣電集團還有11個頻道可以市場化,可以進行現代的文化媒體經營。重慶廣電集團將通過綜合經營自身平衡掉1.5億元。剩下的1.5億元則是由重慶市政府填補。
黃奇帆說,重慶衛視停播商業廣告一事其實很神圣,也很應該,它代表了一個社會的必然,是全世界負責任的政府都可以考慮的事。
談唱紅歌
“每人都有紅歌細胞,一被震動就會激發”
被問到重慶正在推廣的“唱紅歌”是否會制約多元文化的發展時,黃奇帆說紅歌也是流芳百世的文化。
他說,任何時代、任何有特征的時期都有流芳百世的文化。而紅軍時代、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都是非常有特征的時期,都是中國大變革的時期,這期間留下了很多歌曲。
黃奇帆認為,這些典型地反映當時時代特征的文化產品,不但打下了當時的印記,而且美好的旋律、歌詞和內容能夠穿透時空,任何時代的人唱這些歌,都會產生精氣神,昂揚的靈氣。這種靈氣是任何時代的人都能夠接受的,不但革命者接受,老百姓和整個時代都接受。
他以法國《馬賽曲》為例說,《馬賽曲》誕生于法國大革命時期,但是現在全世界的人也都在唱,《馬賽曲》就是法國的紅歌。
黃奇帆說,中國不同時代的紅歌跟莎士比亞的作品一樣,都是人類文化的優秀傳承,當前這代人既要看歐洲那些偉大作家的偉大作品,也要看我們自己革命時期的文化,兩者結合才是完整的現代文化人。
“我們不能忘了紅歌,而且紅歌也不是想忘就能忘的,總會有人唱,有些原來不知道這首歌的人一聽,也會跟著唱。”黃奇帆認為,有穿透力的紅歌之所以能唱一百年甚至更久,是因為“其實每個人都有紅歌細胞的,這個細胞一被震動就會激發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