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從不缺錢的羅險峰從達晨創投等機構那里融得一大筆資金。
一定程度上講,這是達晨精誠所至。
達晨上海公司總經理傅忠紅和投資副總監葉先友輪班與羅險峰推心置腹地交流,并邀請后者專程到湖南參觀達晨的“諸多資源”,甚至還安排羅入住了明星李宇春曾經住過的湖南衛視接待中心。
這一切都讓羅險峰感動。
作為上海四維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下稱四維傳媒)的董事總經理,羅險峰最終從眾多基金中選擇了達晨。
四維傳媒又是誰?
隱身“大佬們”的DM廣告商
羅險峰說,“在我們這一行里,沒有不知道我們公司的”。但在行外,它卻鮮為人知,甚至有意隱姓埋名。
Carrefour(家樂福)、Wal-Mart Stores(沃爾瑪)、Lotus(卜蜂蓮花)、Tesco(樂購)、Trust-mark(好又多)、強生、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等,在這些廣為人知的名字背后,都有四維傳媒在服務。
1994年,大學學習經管專業的羅險峰畢業后,“感覺自己沒專業,沒方向,也沒有事情做”,于是,他又花了一年時間在上海大學專修廣告。
這不僅是興趣使然,彼時,羅險峰自己,還有“海外的很多親戚朋友”,都感覺廣告行業前景不錯。
1995年底,羅險峰創立了自己的廣告公司,取名“四維”。
那時的四維,做的是傳統平面廣告制作,主要是幫客戶制作DM(direct mail advertising,“直接郵寄廣告”,即通過郵寄、贈送等形式傳遞給消費者的廣告宣傳品)。
四維的廣告業務,就始于商超。1997年,四維迎來了第一個商超客戶:易初蓮花(現更名為卜蜂蓮花)。
作為一家小規模的本土廣告公司,如何能拿到國際大型超市的訂單?
在羅險峰看來,其中一個原因是,“那時候,廣告業是非準入制的,廣告公司還不多,客戶的選擇性很少”。
那時通常的做法是,“客戶把方案告訴廣告公司,后者只是回去幫客戶排版制作”,這在羅險峰看來,“沒有創意,只是傳統制作,主要靠執行力”。
一次聊天引發的轉型
隨著業務量的增加,一個突出的問題是,比如,四維要為客戶制作一本16個頁面的DM,“光修改可能就要5天,每天要改5-10次”。
2000年,一次與客戶的聊天,讓羅險峰決定要改變。
某國際商超的市場部總監是一位美國人。一次聊天中,他向羅險峰表達了自己的無奈。例如中國的端午節,作為外國人,他很難理解中國端午節的風俗,但商超還需要借助這樣的節日搞活動。在海外,有專門的公司幫商超做方案,但在中國,卻沒有人可以做這塊業務。
這位總監向羅險峰建議:組建一個很好的團隊為我服務,其中,要有一個品牌經理,熟知我的品牌和企業文化;還要有一個創意總監,幫我做方案,做定位。
而且,他告訴羅險峰,“我可以買你的方案,我在美國就是這樣”。
羅險峰被“一語驚醒”,馬上組團到很多國家考察,他發現,無論是美國、英國還是法國,都有人在做專門的創意管理,然后再外包給別人做具體的執行。
“上海沒有豐富的土地資源,也沒有便宜的勞動成本”,羅險峰認為,作為一家注冊在上海的企業,“只能賣創意”,就像IBM那樣,把PC制造業賣掉,靠賣方案賺錢。
羅險峰強調,四維傳媒要做的是DM整體解決方案,為客戶提供一站式服務。
所謂“一站式服務”,用羅險峰的話說,就是從最源頭的市場調研開始,幫客戶做策略,最終實現銷售增長。
對客戶而言,選擇整體方案,意味著成本的節省。
一個DM廣告方案,一般而言,包括策略規劃、創意設計、數字平臺、遠程制作、現場服務、印刷投遞等若干環節,廣告客戶需要分別找若干家公司來完成。
“我們把所有的環節,全部集成起來,相當于打包”,羅險峰稱,客戶交給四維傳媒一家公司來做,成本會節約“至少20%”,僅以紙張為例,四維傳媒可以把所有品牌集成在一起,去跟造紙廠談聯合采購,成本就能壓低很多。
另外,四維傳媒的一站式服務,還幫客戶縮減了人力成本。
以某國際商超為例,它剛到中國時,市場部門規模龐大,“在全國有100多個人”,自己負責設計,然后直接與印刷廠、投遞公司打交道。與四維傳媒合作后,目前該商超在全國的市場人員只剩約20個人,“其他全部砍掉了”。
用少量的人完成原來由大量人員在做的工作,四維傳媒如何做到?
“因為一個方案,一年只有一次,中間只是調整”,羅險峰分析,四維傳媒的整體方案,只是把這些人的工作“飽和化、規模化、流程化”了。
如果縮減自己的市場部門,客戶是否會缺乏安全感?
的確有客戶起初會有擔憂,這也是達晨在盡職調查中得到的信息。但以商超為例,葉先友從他們那里還得到反饋:商超之間的競爭,很大程度上是成本的競爭。四維傳媒所能帶來的成本縮減效果,讓他們不得不考慮合作。
此外,四維傳媒向客戶提供的廣告效果監測、物流投遞跟蹤等服務也為其在客戶那里加分。“創意+技術”
“四維傳媒后面有人在模仿了”,雖然還只是小團隊,但讓羅險峰感覺有壓力。
于是,2007年,羅險峰決定要做一筆大投資。他聘請了國內外著名的軟件提供商、平臺提供商合作,共投入1000多萬,要打造一個遠程綜合服務系統。四維傳媒現在有了中央服務器,有數碼工作站。
目前,這個系統已經投入使用,并在申請專利。
羅險峰的目的是“把團隊的規模縮小”。
以某大客戶為例,該客戶在全國有5個區,四維傳媒在每個區都有一個20人左右的團隊在服務,如此計算,在全國范圍內服務一個大客戶,四維傳媒就要配備至少40-50人的團隊,而且,目前每一個大客戶都需要這么多。
借助這套系統,四維傳媒就可以采取中心創意模式,即統一在上海總部完成創意,如此,派到各個區的人員就能大幅縮減。
計算下來,羅險峰稱,有了這套系統,四維傳媒的人力資源和差旅成本,“至少可以節約50%”。
更為關鍵的是,這套系統給客戶體驗帶來的改變。
首先是服務的標準化。比如,以前也有客戶向羅險峰反映,“外地團隊做的東西,不如上海總部做的好”。但借助這套系統,羅險峰認為,四維傳媒制定了流程管理的標準,服務就可以整齊劃一的進行;而且,“也不怕人員跳槽,因為我有標準”。
因此,目前除了商超、電子商務、電視購物等,四維傳媒已經把服務范圍擴展到更多領域,比如,出版社、紙媒,還有銀行信用卡賬單、通訊賬單等。
“未來,只要跟消費者有關的業務領域,四維傳媒都可能涉足。”羅險峰說。
四維傳媒提供的數據顯示,在中國廣告業,目前其DM的承制量位居全國第一,年錄制標準DM50000萬份。
在9月份的簽約儀式上,達晨創投董事長劉晝公開表示,看好四維傳媒“創意+技術”的創新型現代服務業模式,并希望盡快把四維傳媒推上創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