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即將上映的高群書導演的新片《西風烈》中,一場槍戰戲激戰正酣,哪知道劇中四大名捕之一“牦牛”卻突然拉肚子了,“藏獒”扔過去一盒藥給他,說道:“這個好,專治拉肚子。”然后,就出現一個腹瀉藥的大特寫,讓人大倒胃口。
其實,在電影中“插播”廣告,已不是什么新鮮事。拙劣的廣告植入之風在影視圈越來越盛行,而觀眾進影院也越來越覺得自己看的不是電影,而是廣告。
不過,18日由中影集團發布的 “影視劇植入廣告分析系統”將會為廣告植入“開處方”,讓廣告植入更加自然。
植入廣告不規范
糟蹋劇情觀眾發怒
所謂廣告植入,就是在影視劇中通過較隱性的產品展現,來滿足某種商品的推廣、宣傳需求,而商家要給予影片的攝制一定程度的回報。
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的時候,廣告植入便出現在了影視劇中,像1991年熱播的電視劇《編輯部的故事》中就有一款叫“百龍”礦泉壺的隨片廣告,不過當時的廣告植入都比較隱形,還難成氣候。直到2001年馮小剛在電影《大腕》中以無厘頭的方式將一場大腕的葬禮鬧劇與廣告巧妙地結合后,廣告植入才真正受到各界關注。馮小剛的《天下無賊》《手機》《非誠勿擾》等多部電影中,廣告的植入越發顯現起來。
到了《唐山大地震》,當主演李晨飾演的旅游公司老板直接對助手說保險選中國人壽踏實的時候,正在飆淚的觀眾卻出戲了,笑了的同時也怒了。當然中國影視圈絕不只有馮小剛會玩廣告植入,徐靜蕾的《杜拉拉升職記》經初步統計廣告植入竟達到了23個,甚至在電影中觀眾總會看到一群小白領們上下班都隨手拿著某品牌口香糖……不過廣告植入在給電影片方帶來大量收入的同時,卻越來越不受觀眾的待見。
中影營銷分公司的總經理蔣德富昨日在接受成都商報記者采訪的時候也表示,“現在的廣告植入缺乏一定的行業規范和行業標準,廣告植入對觀眾也越來越不負責任,不管是大導演還是小導演,電影中的廣告植入都非常牽強、生硬,自然就會產生喧賓奪主,讓觀眾出戲的感覺。”
哪個產品適合植入
輸入劇本就有結果
“廣告植入的時機,鏡頭的選擇,時間等,這些都是目前廣告植入難以去考量的。而目前的廣告植入大多數都是廠商抱著產品來硬塞到電影中,缺乏科學的考核。”中影營銷分公司的總經理蔣德富告訴成都商報記者,也正因為這樣,經過兩年時間的研發,中影集團于18日正式發布了“影視劇植入廣告分析系統”,在廣告分析系統中,一部劇本輸入到該系統后,系統就會自動分析抽取劇本的特征,將所有適合廣告植入的場景和商品提煉出來,這其中就包括該廣告元素是用遠景近景還是特寫,甚至廣告元素出現的時間也包括在其中。所有的分析工作也完全做到了自動化,效率大大提高,“一部10萬字的劇本,兩個專業廣告植入的分析人員可能需要18到22個工作日才能分析完畢,但這個系統只需要約8分鐘。”
為了更好說明這款系統的優越性,蔣德富也向成都商報記者舉了一個簡單的例子,“比如劇本中有一場主演在家里喝酒的戲,系統就會主動提煉出‘酒’這一關鍵詞,并分析出在該場景酒出現的最佳時機,之后片方才能嚴格按照分析的結果及報價去招商,避免了以往在電影中硬塞廣告產品的現象。”而蔣總也再三強調,“但我們在考慮植入前肯定會恪守這樣的觀念,是在電影里植入廣告,不是在廣告中植入電影。一旦確定要用遠景,就絕對不用近景特寫。”
《建黨偉業》就算試用
也不一定用分析結果去招商
昨日有消息說中影集團明年的力作《建黨偉業》也將試用這一系統,并表示對這部電影有植入的考慮,不過蔣總昨日在接受成都商報記者采訪的時候卻說,“《建黨偉業》即使試用這一系統,也不表示《建黨偉業》就會用分析結果去招商,去植入廣告,畢竟這是重大題材,必須謹慎。”
他也說,其實在《建黨偉業》中有多處牽扯到白酒的場景,之前有企業來洽談合作,雖然有些價格也開得很高,但是都被他們勸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