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下午,來自江西的周秀英提著水桶,一手舉起手中的小鏟子,開始清理被小廣告、招貼畫裱成“大花臉”的居民樓外墻。據說,這些“牛皮癬”有一部分是她以前貼上去的。
“貼一個樓道的小廣告只要10分鐘,現在清理得花上1個小時。”經相關部門處理后,周秀英今天則是負責揭掉先前貼的小廣告。她說,隨親戚來南京,平日都是帶孩子。為了貼補家計,想干一點時間自由的零活,每貼1000張小廣告,能掙30至40元。
周秀英清理的蘭園23號,一樓墻面最顯眼處成了一方“牛皮癬照壁”,各種小廣告紛呈,有修下水道的、有辦證的,也有教育培訓的,甚至還有親子鑒定類廣告,日積月累,一張一張地不停往墻上覆蓋,墻面早已成了“大花臉”。還有一些為防止被清理,直接用紅色油漆在墻壁上“作畫”。
南京市城管總隊綜合行政執法支隊環衛中隊錢隊長說,大致算一算,南京應該有400萬張“牛皮癬”,分布在城市的主次干道、小區的樓道和墻面。按照目前人力計算,每天清理一萬張,也需要400天,而這一頑疾的發生具有突發性、隱蔽性,執法人員很難第一時間發現,因此周而復始,返工可能極大。
南京市自上周啟動環境綜合整治以來,小到一張“牛皮癬”,大到近200萬平方米的拆遷工作,從動遷拆違到治亂整破,還有百姓意見不斷的停車秩序和占道經營,均一一納入整治范圍。市城管局清洗管理處處長任雪梅說,對于小廣告,城管部門聯系了電信、移動、聯通三家通訊運營商,商停關閉制造“牛皮癬”的通信號碼,今年以來,已商停違章號碼287個。下一步,南京106條道路將參與集中除“癬”。青奧會前,力爭南京主、次干道基本無“癬”。
“關停違章號碼前,我們會事先聯系通信號碼所有者,責令他們先將貼出去的小廣告盡數清理掉,再關停違章號碼。按照《江蘇省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處以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罰款。”錢隊長說,懲治城市“牛皮癬”的力度還在不斷加大。《南京市城市管理治理條例(草案)》公開征求意見稿規定,在公共場地要通過招標、拍賣等方式取得戶外廣告設置權,對公開場所散發和張貼小廣告傳單者,將處以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
“但號碼可以重新開通,罰款可以視而不見,利益的誘惑使違法者難以減緩腳步,你該咋辦?”面對提問,主管單位的確還拿不出更有效的解決辦法。
對于討生活的人來說,強制手段只能使他們另尋他路,或者選擇一條更加隱蔽的方式,來延續營生。因此有專家建議,主管部門應該考慮為這些小經營者留一條路,設置免費廣告欄,專門用于張貼生活小廣告,既是便民,也是利民,畢竟家家都有個需要通下水道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