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萬州區人民檢察院指控重慶萬州區電視臺、該臺廣告中心主任向裕新、該臺廣告業務員王勇、廣告主徐文的行為構成虛假廣告罪──全國首例電視臺因發布虛假醫藥廣告被檢察院指控構成虛假廣告罪案,6月中旬在重慶市萬州區開庭審理,目前尚未判決。(6月28日《中國青年報》)
重慶此案,很有來歷。去年曾有職業打假人劉江因涉嫌敲詐勒索309家電視臺,非法牟利242萬余元而被判7年有期徒刑的案子。而今天成為被告的重慶萬州區電視臺,就是309家電視臺之一。劉江利用舉報違法廣告的方式,向300多家電視臺“索賠”的行為構成犯罪,被追刑責乃罪有應得,那么那些發布虛廣告,并提供證據證明劉江有罪的電視臺,不已證明了自己的違法犯罪事實嗎?所幸的是重慶萬州區檢方終于將萬州區電視臺送上了被告席。
電視臺被指控構犯虛假廣告罪案,這是破冰之響。這些年,電視熒屏成了虛假廣告的重災區,比如魚目混珠的醫療藥品廣告,比如渲染性生活、性體會、吹噓性藥功能的涉性廣告,人們感嘆過去電線桿、廁所里貼的小廣告,如今都登上了電視,并將為虛假廣告大開方便之門的媒體斥為“媒托”。為了整治虛假廣告,也曾有一次又一次“行動”乃至“風暴”,但結果往往是雷聲大雨點小。即使查處了,也是高高舉起,輕輕放下,既不傷筋又不動骨——曾有兩個電視臺屢屢播放違規廣告,受到的處理是封殺了他們一個星期廣告播放權。違規成本低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榜樣豎在眼前,誰還會有什么顧忌?
重慶此案,是個好開端。檢察院提起公訴,指控電視臺違法,體現了對公眾權益的保護。如果只追究打假人的過當維權,而不懲治發布虛假廣告的媒體,則會令虛假廣告繼續泛濫。被劉江敲拿住把柄而遭敲詐勒索的電視臺有309家之多,現在僅有萬州區電視臺一家站上了被告席。有關人士稱,已經寄送了幾百封舉報信,向本案涉及的309家電視臺所在地的工商、廣電、公安、藥監部門控告電視臺的虛假廣告行為,同時寄信提請檢察機關追究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等部門對虛假廣告的監管瀆職責任。我們期待著這些舉報都能得到回應,期待著每一個違法者都受到應有的懲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