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上海閔行區七寶鎮,沒有多少路人注意到,在一塊“共建七寶美麗家園”的巨大廣告牌后面有一條臭水溝,岸邊綿延著一片近一公里長的棚戶區,那里的居民對彌漫在空氣中的臭味習以為常。
這條臭水溝叫做唐家浜,岸邊的棚戶區聚居著大量外來務工人員,家家戶戶門口放著馬桶和痰盂,這里沒有完善的排污系統,也沒有幾個垃圾桶。對岸的居民說,棚戶區的人什么東西都往河里扔;棚戶區的居民說,很少有垃圾車來把垃圾運走。
經過兩天多的走訪,上海廣告公司記者將這里的情況反映給了有關部門。10月10日,七寶鎮水務站站長韓敏表示,唐家浜已經被列為上海市整治的黑臭河道, 2015年底將把這條污染河道作為整治項目,整治河道第一步需要拆除違章搭建的房屋。在整治方案實施前,他們將加大河道調水力度與保潔力度。
有關部門建廣告牌遮擋“臭水溝”

七寶鎮有關部門將七莘路新唐家浜橋欄桿完全封閉起來,并豎起高約4米的巨大廣告牌。
發黑發臭的唐家浜沒有引起多少路人的注意,因為它有一塊巨大的“遮羞布”。
這條黑臭河道緊鄰七莘路、滬星公路兩條交通干道,距離七寶商圈不到200米,附近有購物廣場、大型超市、電影院、咖啡店和眾多餐廳,商圈每天的人流量達十多萬。
10月9日,澎湃新聞記者在現場看到,最靠近道路的是七莘路新唐家浜橋一段河道。七寶鎮有關部門將七莘路新唐家浜橋欄桿完全封閉起來,并豎起高約4米的巨大廣告牌,廣告牌上寫著“共建七寶美麗家園”等宣傳語。橋兩側的河道,要么被建筑物遮擋,要么也被封閉,路過的市民很難看到這條被污染的河道。
唐家浜是淀浦河的支流,是閔行區七寶鎮內一條重要的河道,全長2512米,寬約14米,以北橫涇為起點,小淶港為終點。以柴家灣唐家浜橋為界,上游岸邊有一排棚戶區,水質渾濁;下游的污染情況則更為嚴重。其中,從七莘路新唐家浜橋到吳寶路唐家浜橋的河道污染最為嚴重。
在附近居民的指引下,澎湃新聞記者由柴家灣唐家浜橋向下游走去,所到之處都能聞到陣陣惡臭,河面上漂浮著香煙頭等各種垃圾,河水仍在流動但水體已經發黑發臭,一艘環保部門的船在河中打撈垃圾,同時就有棚戶區的居民將垃圾倒入河中。在下游岸邊一處停著一輛小卡車,卡車邊有一大堆垃圾,在記者走訪唐家浜的兩天里,這堆垃圾一直無人清理,其中一部分垃圾已經掉進了河里。
在兩天多的走訪調查中,澎湃新聞記者沒有發現唐家浜周邊有明顯的污染企業,棚戶區很可能是河道重要的污染源。

巨大廣告牌背后掩蓋的臭水溝,此段為唐家浜的下游,也是污染最為嚴重的河段。
棚戶區臭味彌漫房租連年上漲
依唐家浜而建的棚戶區。
依唐家浜而建的棚戶區綿延近1公里,雜亂無章。這些房屋一部分由本地居民建造,少數用于自住,多數用于出租;還有一部分則是外來人員自建自住的臨時房屋。
10月9日,澎湃新聞記者從滬星路進入棚戶區,里面如迷宮一般,巷子非常狹小,只可容納兩人并肩通過,一些人家的屋頂上堆滿了垃圾和廢品,整個棚戶區中都能聞到臭味。越往里走,房屋之間距離就越近,有的地方兩邊屋棚伸手可及,還有個別房屋幾乎是挨著的。
經過棚戶區一戶人家,澎湃新聞記者看到大門開著,幾個老人圍著桌子正準備吃飯,桌上放著一盆發黃的青菜和一盆咸菜。放眼看去整間屋子只有三十幾平米,屋內除了吃飯的桌椅,看不到其他家具。地上堆著一個破舊臉盆、一堆廢報紙和一輛少了個輪子的舊自行車。居住在這里的老人說,自己3年前跟著兒子搬到這里,兒子和兒媳外出打工去了。記者走訪當天是一個晴天,但屋內陰暗潮濕,隱隱能聞到發霉的味道。
據澎湃新聞記者多方了解,隨著近年七寶地區的發展,外來人口不斷導入,違章搭建的棚戶區房租也在一路上漲。
一位住在棚戶區的居民趙先生告訴澎湃新聞記者:“房子的租金每月1500元左右,隔三差五就有人來打聽租房情況。”當被問及房屋是否是私人搭建時,趙先生說:“反正不是我建的,我也是租房子的,如果有錢造房子,早就不會住在這里了。”
趙先生稱,自己是來滬打工人員,在這片棚戶區租了一間不到10平方米的房間,主要從事駕校培訓工作,每月收入在3000元左右。趙先生坦言生活不易,去掉房租和水電費只剩下1000多元的開支,要養一家五口人。
閔行區將拆除岸邊違建房屋
透過廣告牌看到的臭水溝。
除了隨處可見的垃圾、肆意橫流的污水,各家各戶門口最常見的是馬桶和痰盂,居民們表示,因為棚戶區沒有完善的廁所,夜里小便要用馬桶和痰盂,等到白天再倒進唐家浜。
“我每天都能看到對面的人(指棚戶區)往河里扔東西,什么都有往里扔的,倒馬桶的,這條河等于是個公共廁所,能不臭嗎?真的應該好好規劃一下。”滬星村柴家灣前部的居民楊先生告訴澎湃新聞記者,自己來自江蘇泗洪,“我是農村出來的,連我小地方過來的人都看不過去了。外國人要是看到了,會怎么想?”
對于唐家浜的發黑發臭,棚戶區的居民秦先生早已司空見慣,并表示六七年前自己搬來時這條河道就已經這樣了。他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居民家里的下水道都是往河里面通的,“如果沒有這條河的話,居民們沒法生活,下水道的水沒有地方排。我反正已經習慣這條河的臭味了。”
澎湃新聞記者在現場發現,搭建的棚戶區房屋周圍并未建立完善的排污系統,原有的幾根排污管道已經明顯損壞。整個棚戶區很少見到垃圾桶和其他垃圾收集設施。對此,多名棚戶區居民表示,有幾個垃圾桶也沒用,居民隨地亂扔慣了,最關鍵的是,這里極少有垃圾車來運走垃圾。
在澎湃新聞記者將唐家浜河道污染情況反映給閔行區水務部門之后,閔行區七寶鎮水務站相關工作人員于10月10日前往唐家浜進行調查。
“唐家浜已經列入上海市整治的黑臭河道之一,去年已經在落實這個整治項目了。”七寶鎮水務站站長韓敏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因為河道兩側違章搭建嚴重,損壞了兩側的污水管,2015年底將把這條污染河道作為整治項目,“預計將投入上千萬元資金,已經報區發改委了,等項目批下來就可以進行整治了。”
韓敏表示,整治河道第一步需要把老百姓違章搭建的房屋進行拆除,在整治方案實施前,他們將加大河道調水力度與保潔力度,動用各水泵站24小時不間斷調水,提高唐家浜河道的水質。同時,將唐家浜每天保潔人數從2人增加到4人,再增加保潔時間,并派巡查人員加強日常巡查,確保唐家浜河道的河面清潔。
Copyright © 2007-2015 上海逸晨廣告有限公司 www.msmbj.com 版權所有
服務熱線:021-55221417 傳真:021-55092206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軍工路1300號森遠木業對面4號
手機:13818242337(王經理) E-mail:shyichen#126.com QQ:858581411 滬ICP備08101459號
聲明:本站部分內容搜集與互聯網,如果侵犯到您的權益請聯系我們24小時內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