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工業南路西段,不少沿街建筑物上安裝了戶外廣告牌。

哪里都有江湖。此話更適合濟南戶外廣告圈。
招人眼球的各種戶外廣告,就連背后是誰在運營,可能常人都鬧不明白。廣告資源從哪來?究竟什么人才能拿到廣告資源?一塊簡單的廣告牌被剝了幾層皮?背后的利潤有多大?關系有多錯雜?單立柱廣告、過街天橋廣告、屋頂廣告、公交站亭廣告都是圈內的“肥肉”,通過不同領域的圈內人,本報為您逐一揭開其中內幕。
強勢公司獨攬資源弱勢想喝湯都難
像張柳一樣的小型戶外廣告公司,濟南不下千家。雖然有名車豪宅,但張柳謙稱,他這樣的廣告商,與幾家大型廣告公司比起來只是條小魚。
大魚吃獨食,小魚就只能干看著。政府公開招標的單立柱廣告牌、過街天橋戶外廣告,通常只有魯信、魯商、潤色、通廣等幾家大型國有企業才有實力競標。張柳等小型廣告公司可以到場,但相對來說“囊中羞澀”,“一根單立柱廣告一拍賣就是10年使用權,400萬-500萬;一個過街天橋廣告一拍賣也是10年,沒有下來1000萬的,而且都是成批打包拍賣,單個不賣,而且錢必須一次性交清”。
大魚吃撐,小魚通常連湯都喝不到。“單立柱和過街天橋廣告因為效果好,大型廣告公司競標到手后,都將廣告位直接銷售給了旗下的公司。”張柳介紹,即便有廣告位轉包出來,小型廣告商也只能單個、短期租賃一部分,數量也不多。
一條經十路層層轉賣,利益鏈至少有3環
資金不只是的唯一門檻,率先從政府獲得廣告資源,也是張柳等人無法企及的。
用張柳的話說,“在濟南哪家同行都得罪不起,都有著深厚的實力”。最令人羨慕的廣告公司莫過于“易建城”公司。該公司從網上搜索不到任何信息,卻掌握著整條經十路所有的廣告資源。
張柳介紹,易建城公司從政府手中一次性拿到了整條經十路的過街天橋、燈箱和公交站亭的所有戶外廣告經營權。資源到手后,再將廣告資源全部倒手轉賣出去。
“公交站亭廣告轉賣給了廣州白馬公司,燈箱廣告轉賣給了Tom傳媒,過街天橋廣告起初轉賣給了通廣傳媒,現在是齊魯國際在經營。”張柳細分著經十路的各類廣告資源,而他即便想二手買進,也夠不著邊。
想要核算出廣告資源轉賣的利潤,圈內摸爬多年的張柳也摸不著頭腦。“廣告資源最初到手時的成本價是秘密。但可以肯定,一處廣告資源從最初審批,到租賃,再到轉賣,價格上至少會被剝3層皮。”
屋頂廣告“水軍”泛濫,工業南路等成重災區
與經十路和二環東路不同,北園大街、二環南路和花園路沿路屋頂廣告隨處可見。近日,記者以租賃的名義詢問3條道路兩側樓頂廣告戶主,多數商戶都無法提供合法手續。
“北園大街80%以上的屋頂廣告都沒有合法手續,屬于野廣告。”張柳介紹,無手續的屋頂廣告已愈演愈烈,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目前《濟南市戶外廣告設置管理條例》沒有法律剛性,另一方面拆除屋頂廣告需要專業隊伍,城管執法人員自己拆根本不可能。“多數屋頂廣告一夜之間就建了起來,拆都來不及拆。”
無手續的戶外廣告可以低價銷售,正規軍可能就要賠本。由此導致正規的屋頂廣告也不愿再去走審批手續。
公交站亭不靠招標靠“劃撥”多頭化、少監管
公交站亭廣告牌很多,卻不是你想做廣告就能做。“基本沒有找上門的廣告客戶,我們的客戶都是相對穩定的。”一廣告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
這個圈內不為人知的
事兒遠非這些。濟南公交總公司工作人員介紹,通常新修一條道路,兩側需要配備公交站亭時,都會有道路建設指揮部或當地區政府指派,有時指派給了公交公司建設,有時則指派給了廣告公司,沒有招投標程序。道路建設指揮部通常由市政、交警等多部門組成。由此一來,公交站亭出現了多頭化,幾乎每條路都有自己所屬的廣告公司。整條北園大街站亭全部歸山東省智捷天成傳媒有限公司所有。整條二環東路站亭廣告則由正方傳媒所有。
市城管執法局工作人員介紹,多年前,經營公交站亭的廣告公司,每年會向原市住建委交納500萬-600萬的費用。作為非稅收入,該筆費用全部上交市財政。目前,除了公交總公司的公交站亭在接受正規監管,其余站亭無人監管,費用也再無人交納。
目前濟南有近3000處公交站亭。一個公交站亭廣告費跨度為20005000元/月。全市一年單公交站亭廣告收益就能達到7000萬-1.8億。
下一新聞:高速廣告牌制作一定要做好前期基礎
Copyright © 2007-2015 上海逸晨廣告有限公司 www.msmbj.com 版權所有
服務熱線:021-55221417 傳真:021-55092206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軍工路1300號森遠木業對面4號
手機:13818242337(王經理) E-mail:shyichen#126.com QQ:858581411 滬ICP備08101459號
聲明:本站部分內容搜集與互聯網,如果侵犯到您的權益請聯系我們24小時內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