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巨人網絡18日向新華社記者透露,此前出現在美國紐約時報廣場的“屌絲”網游廣告已暫停播出,目前公司合作方正在與美國方面溝通,尚沒有復播的時間表。據了解,在美國廣告、傳媒界有規定,一些俚語以及不雅之詞會被技術手段過濾掉。(4月18日新華社)
“屌絲”這個詞在去年可謂是火了一把,不僅很多網友樂于用于自稱,更多的媒體乃至《人民日報》都不加忌諱的運用。這個詞有人愛就有人恨,比如以著名導演馮小剛的群體就認為,“屌絲”是對境遇不堪者的蔑稱,“不以為恥反以為榮”;對于大多數網友回應和解釋其自嘲意味,馮小剛堅持“稱自己是屌絲那是自賤”,自稱屌絲的人“是腦殘群體”。
馮小剛的言辭激烈,作為個體言論自由,也純屬個人喜好,如何利用確實很難說。但媒體是否能利用呢?進一步說,史玉柱旗下巨人網絡已于1月22日向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連續申請注冊“屌絲”“屌絲網游”等商標商業使用權,新聞由頭也正是源自巨人“屌絲”游戲的美國推廣——企業和團體是否有資格利用“屌絲”作為噱頭賺取利益呢?一些寬容的人也許認為無所謂,也會覺得美國的禁播有些苛刻,但其沒有值得思考的地方嗎?
恐怕有。一者,具有歧視性的詞匯盡管自嘲可以,但如果成為社會流行詞,并沒有忌諱,恐怕很容易發生初衷是好的,而結果很壞的情況。比如,會成為一部分優勢群體歧視弱勢群體的詞匯,道理很簡單,這個詞自己說說大多時候沒啥特別感覺,但當一個人指著你鼻子說,你是“屌絲”時,恐怕也會不舒服吧?二者,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底線。道德有底線,詞匯的運用也應該是這樣。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社會的“政治正確”。
“政治正確”這個術語是九十年代才開始在美國流行,大意就是任何社會都有差別存在,有貧富差別,男女差別,體力智能的差別,出身的差別,教育的差別等。在社會生活中,盡管法律和道德都要求人不應該“區別對待”,但問題是當你受歧視后就很難保證被公平對待了。比如,近日教育部要求招聘禁用“985、211”,大家都會覺得條規難以有用,為什么?因為偏見已經存在心里了,招聘單位條例里可不寫,但具體操作時仍舊有利用空間。實際上,我們反問,如果當年高校沒有這樣的行政區分,這樣的就業歧視在今天會那么明顯嗎?
回到“屌絲”這個詞匯上何嘗不是如此?我們很難避免這個詞匯的產生,但可以避免的是媒體、廣告等的利用,過度的利用很難不保證這個詞匯會走上彎路,進而潛移默化地影響到公眾的思想,最終導致偏見的產生。由此來說,“屌絲”廣告美國停播的確應該引起公眾和相關部門的思考,如同農民工這個詞匯,叫起來時簡單,可是要想廢除,尤其是從人的思想中廢除,事實已經證明是不是很難呀?
上一新聞:門頭字體設計的要素
下一新聞:南京一轎車撞上廣告牌起火 司機抱孩子逃出
Copyright © 2007-2015 上海逸晨廣告有限公司 www.msmbj.com 版權所有
服務熱線:021-55221417 傳真:021-55092206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軍工路1300號森遠木業對面4號
手機:13818242337(王經理) E-mail:shyichen#126.com QQ:858581411 滬ICP備08101459號
聲明:本站部分內容搜集與互聯網,如果侵犯到您的權益請聯系我們24小時內刪除。